夏天的脚步悄然无声,夏天的美食香甜可口,又可以去吃椰果西米露、香芋冰淇淋、烧仙草、冰粉……,这些名字奇怪的食物,你都知道他们的来历吗?
蒟蒻(jǔ ruò)看着像果冻,吃着很有个性,名字似乎很有韵味,其实它跟我们熟悉的魔芋丝有着同一个来源——魔芋。魔芋是天南星科的植物,食用部分是地下的块茎。魔芋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魔芋多糖,正是魔芋多糖让蒟蒻富有弹性。魔芋植株的地上部分,长相也是相当可观:它的花序外面裹着一个绛红色调的佛焰苞,苞片模拟腐肉的颜色,开花时还会散发出阵阵恶臭,吸引食腐的昆虫来传粉。
魔芋是如今时兴的减肥食品。可是,千万别拿着块茎就啃,天南星科的植物几乎都是毒物,魔芋也不例外。直接食用生魔芋会造成急性中毒,严重的可以致死,死因大多不是因为毒素本身,而是由于咽喉中毒肿大后造成的窒息。顺便说,生吃芋头也是一样,芋头也是天南星科的。制作食用的魔芋,必须经过研磨、蒸煮、洗涤等工序,加工好的魔芋粉再加入石灰,就可以凝固成类似果冻的样子。然后,或烧或炖,或是做成精致的甜品,就随你喽。
香芋是芋头吗?不是!香芋与芋头并不是亲属,倒是和淮山药很接近。把山药的白色换成紫色,基本上就类似香芋了。甜品店里的紫色香芋,是参薯的一个栽培变种,它有独特的香草香味。而一般的白色参薯是食物,在华南的一些地区被当作“淮山药”。香芋的地上部分是草质的藤本,叶子心型,叶腋处有珠芽,这是薯蓣家族的共同特征。知道了这些,也许还是不能在甜品店里吃到正宗的香芋。一海之隔的日本人,经常把香芋和旋花科的紫薯混淆。因为紫薯也是紫色,质地也相似,所以很多店铺在制作香芋点心的时候,会加入紫薯来充数。久而久之,两者就经常被混淆了。
椰果,甜品里出镜率颇高的椰果。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,椰果并不是椰子直接产出来的,而是椰子水经过细菌发酵的一种产物。椰子是椰子树的果实,但在超市可不一定能看到完整的椰子。内陆城市出售的椰子,大多去掉了外果皮和一部分中果皮,去找一罐椰汁,那上面画的椰子就十分完整。
椰果的制作方法是让葡糖醋杆菌(原本也叫木醋杆菌)在椰子水中发酵,利用其中的糖类等物质,制造出一种多糖——细菌纤维素,这些细菌纤维素浮在椰子水表面,积累多了就形成一层厚厚的白色物质,捞出来继续加工就成了甜品店里的椰果。美味之余,椰果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,因为椰果本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,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,却可以增强胃肠道蠕动、促进消化,对身体的好处多多。
西米,其实不是米,而是西谷椰子所产淀粉产物。西谷椰子和椰子同属棕榈科,原产东南亚,外观上看起来既像椰子又像棕榈。西谷椰子的茎中积蓄着许多淀粉,人们把淀粉“刮”下来,洗一洗、放一放、晾一晾,在还没完全干透的时候把它像摇元宵一样摇一摇,就成为一粒粒的西米,煮熟后就可以加到甜品中了。
仙草,南方传统甜品烧仙草。烧仙草是闽台粤地区夏天的传统甜品,这种黑色食物看上去和草一点关系都没有。但事实上,它真是用“草”做出来的——唇形科的凉粉草,在台湾、马新地区又叫仙草,烧仙草、仙草冻等甜品也因而得名。
凉粉草。仙草的制作方法很简单,用凉粉草的茎叶晒干后熬水,再加入淀粉,放凉后就会凝结成冻状了。
龟苓膏,似乎有些人吃不惯。龟苓膏和仙草的颜色质地差不多,但吃一口就会发现,这东西不是一般的苦,所以龟苓膏一般都会配有蜂蜜或炼乳等佐料。龟苓膏的主料是“龟”(乌龟 )和“苓”(茯苓 或土茯苓 )作龟苓膏的是乌龟的腹甲,中药称龟板,里面含有丰富的动物胶原,也就是使龟苓膏能够凝固成冻的主要因素。
冰粉,西南常见的冰粉。在四川、云南等西南省份的街头,冰粉是十分常见的清凉小吃。让冰粉能够凝固成冻的物质主要是果胶(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),而提供果胶的是茄科的假酸浆。假酸浆是一种常见的野草,最大特点是浅蓝色带紫斑的钟形花,以及膨大成小灯笼一样的萼片。制作冰粉时,将假酸浆的种子用水浸泡,取浸出液加入石灰水等,静置一会儿就会凝固,再加上红糖水就可以出售了。
看完了了小编的介绍,要不要来一份?
文字编辑:刘梦艳
图片来源:网 络
版面编辑:刘梦艳
责任编辑:王雪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