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欢喜喜过新年
刚刚迈过元旦的门槛,工作人员就开始为迎接新春佳节做筹备工作了。在今冬的第一场瑞雪到来之际,滨河路,团结路,人民路各大主杆道已披上了节日的盛装。道路两边的大小树枝树杆上,早已挂满了大灯笼,远远望去,红彤彤的。树身和树杈上也绕上了满天星,每到夜晚五彩斑斓。统一广场和中心广场的设计更是惊艳完美。知是那一位高人设计的,很巧妙的将花鸟鱼和巨型大狗狗,还有一对大红灯笼完美组合,分别伫立在统一广场和中广场。引得游客络绎不绝,驻足拍照!让人深深体会到浓浓的年味!
下班经过嘉惠商场,置办年货的人们拖儿携女,大包小包。一个个脸上挂着幸福甜蜜的微笑。政策好了,家家户户日子越过越红火,腰包鼓起来了,说话也有底气了,看上啥,说拿就拿,毫不犹豫。谁还管他价格高低!花钱如流水,眼睛眨都不眨一下。看着让人羡慕!我不免也受其感染,停下来投入其中。糖果瓜子是过年的必需品,新房还需喜庆的福字和小挂件。给老人们再买上几件新衣服。钱花了,拎起大包小包美滋滋的回家了!
每年一放假就匆匆忙忙往老家赶,和小叔子家一同回去陪老人过年。老家在冯南,腊八刚过婆婆就开始采购年货了,等我们到家公公婆婆早已置办好了。我便和婆婆一起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节前大战中,就连平日里不下厨房的老公也系上围裙,加入了我们的行列,儿子也时不时进来帮着烧火。在农村过年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轰轰烈烈的几天大干。
从农历二十三就开始杀猪,自己养的黑猪肉香,吃着也放心。二十四就开始摊烙面,先一天晚上就和好面水,一个好大的瓷盆,足够有半袋面粉投入,起初用少许水打开,朝着一个方向搅动,等搅拌均匀后,再加入水,继续搅匀为止,面水的稀稠很重要,能摸开就行了,稀了浇汤不筋。里面放入少于碱面和盐。吃起来筋斗有味。然后醒一晚上次日早饭后就开始摊了。
摊烙面很讲究,在锅台上放一个很大的圆型 鳌,厚厚的,锅底下可以烧炭火或者树根都不会焦的。婆婆烧火,我掌勺。等烧热了,搽上油,盛起满满一大勺面水往鳌中间一倒,在用滑板转着圆一圈一圈朝四周走起,整个獒上面都会均匀的布满面水,只一会儿功夫,就变色了,由雪白变成深色,周围都翘起来了,翻个过再熟一下就可以了,但一定要熟到,上一点火色,否则浇上煎汤不筋斗。做好了晾到外面的铁丝上等凉透了再叠起来。光面在外是面子,还不能太久,久了就干了,切时掉渣,而且容易断。待全部摊完后用干净的布包裹,再压上饭桌面,上边还要放一块大石头。那样平整好切。待到次日就可以切成丝,一小把一小把左右整齐错落有致的摆放好等待备用。刚好能切两大筛子。送人,自己吃。这已是我家过年少不了的习惯,要是遇上我放假晚,公公婆婆两人就做好了。这才叫过年,忙的有滋有味!
二十五这一天切烙面就是我和婆婆的事了,等切完就到了做午饭的时间了,吃完饭抽空去娘家看看父母,顺便带上点自己做的烙面,还有年货和新衣服。帮母亲蒸馍洗衣服。晚上回家就发上面,待二十六逛完集回来蒸包子,蒸馒头。小花馍是我最拿手的,搓成条后用刀切成一节一节,长一点,然后左右手朝外绕圆弧。一会儿就好,婆婆烧火,老公揉面。儿子时不时也来凑热闹。婆婆边干边指挥,面要揉到,馍要小。
二七一大早起来先搭米,为蒸甜米碗子做准备。这是公公婆婆最拿手的,我可不敢插手,我们家每年就米碗子装的最多,也最受欢迎。匆匆忙忙吃过早饭就开始了最关键的煮肉,炸花生米、炸虾片、炸红薯条、炸丸子、炸酥鸡、炸油豆腐,最后再将就做烧肉碗子备用的肉皮炸黄。下来就是炒酱辣子了。这还没完,等吃过浇汤烙面后,蒸碗子就开始了,将提前入碗的蒸碗放到笼屉入锅蒸两个小时。
二十八就剩下最后的大清洗了,从床上到身上里里外外洗一个遍,就连窗帘也不放过。我和老公小叔还有一个任务,擦洗大铁门,还有其它门窗以及玻璃。待到二十九,我们全家人悠闲的逛集市,年集上人流如潮,熙熙攘攘。我和婆婆选鲜菜,儿子侄女还有他们哥俩买花炮就是他们的最爱。酒水饮料也是必须的。对联和大红灯笼,门福门神也少不了。
三十号更忙,儿子和老公小叔子去地里祭祖,等回来就贴对联,放鞭炮。婆婆有她最神圣的使命,去爷庙安顿菩萨!贴对联,我也会一同去打个下手,清理灰尘。等到下午婆婆开始敬香,还要叫上我们一起。我还要准备除夕晚上的喝酒碟子,凉拌瘦肉最受青睐。等一切就绪后,带上礼品去本家叔婶家拜年,儿子和小侄女还有红包领!婶子家早 早就准备好酒席,经过一番嘘寒问暖,互敬后,推说还要去叔叔家,就一路小跑回家了,生怕耽误了春晚的精彩演出。
婆婆的热炕是最诱人的,我一进门出溜一下就钻热被窝了,等他弟兄俩喝好后,还要吃烙面,婆婆会不厌其烦的一碗一碗浇。房间生了个大火炉子,也很方便。再说母亲很乐意美滋滋的看着自己的儿孙们享用。待到收拾完,婆婆就开始发压岁钱了,儿子媳妇一百,两个宝贝孙子孙女每人二百。我们不要婆婆还有说道。我们大人也给孩子和婆婆公公发钱。一家人坐一大炕,炕中间放着水果,还有糖瓜子,各种干果,每年都少不了婆婆公公亲手精心制作的柿饼。他俩很勤快,削柿饼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,削好的每一个柿子,都要用绳子串起来,上高沿低,挂在房檐下暴晒。等到了颜色变暗,不完全干时,摸起来柔软筋斗,再取下来用手捏成饼状,然后放入瓦缸里,用柿子皮盖起来,过些时候就会长出白色的梅子,甜甜的。柿饼也变的然甜然甜的。每年都会压满满一缸。等亲戚朋友来了吃完一人再带一包。
春晚的节目能吸引我们的眼球,却吸引不了公婆,当我们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,他们俩已睡着了。时不时被我们的笑声惊醒,看一会儿又继续补他们的覚。差五分钟就十二点时,儿子和小侄女就跑出去放花,放炮去了。初一吃完饭老公就去找村里的弟兄打麻将了,儿子和小伙伴们不是去县城,就是去乾陵抑或法门寺。小叔子听话,初一敲鼓已是雷打不动的事实。
初三走娘家,兄弟姐妹大团圆。忙坏了父母,但他们也很开心。孩子们都长大了,父母照样要发压岁钱,我们姐妹和弟妹帮着母亲忙锅灶。弟弟和女婿们就开始了期待一年的大会战。不是扑克就是麻将。初四我家待客,我本来就手艺不咋样,忙的是捉襟见肘。客来客往,忙不迭地的迎客送客。过了这两天就是走亲戚,开上车一天四五家的来去匆匆。
一到正月,我公公的锣鼓队就开始响起来了,从初一就开始敲,我老公不光会敲锣打鼓,耍狮子他还顶狮子头。小叔子从初一开始就陪公公和村子的几个老人敲鼓。,老公溜的快,一眼不注意就开溜了,公公先一晚上安排敲鼓的事他就当成耳旁风了。去找自己的童年伙伴打麻将了。可怜小叔子也想一同去,总是被公公紧盯着。他听话,一直是公公培养的接班人,公公一边给传授鼓谱,一边念叨年轻人没几个会敲,不认真学就失传了。村里老人家组织了一帮子锣鼓队,红火的时候和阳峪五中武校联手,在四冯轮回演出。当时还有跑马,跑船。狮子最为靓丽养眼。老公刚好从部队转业回来,顶狮子头,上桌子放花是他最拿手的,狮子身子是一个叫龙飞的,会武术。两人配合默契。一连几年都耍热闹。还去过县城好几次。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了无穷无尽的欢乐与喜庆。后来武校撤了,锣鼓队的老人们相继去世了,老公的狮子耍不起来了,他也蹦不动了。公公心里急呀,一到过年就逼着我们学敲鼓,小叔子听话,已经学会了。因为一连好几年的初一就被扣下了,初二也在家学敲鼓。听着锣鼓点,不由人兴高采烈。更添了浓浓的年味!
老家的年是忙碌夹带着欢庆。家家门口高挂着大红灯笼,大门两边贴着春联。门扇两边秦琼敬德守卫着全家。能放鞭炮能放花,更重要的是能陪老人过几天舒心的日子。孩子们还有灯笼挑,处处都是浓浓的年味,浓浓的亲情。还能见上老同学,小时候的闺蜜。每每趁着回娘家,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知心话。中国的年是团圆的年,是叙旧的年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随着党的好政策,农村人的年味一年浓似一年。父老乡亲念念不忘国家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金的发放,不忘一心为民的。我看着乐呵乐呵,美滋滋的老人们,一股暖流涌上心头。
作者:南喜玲,网名九月菊。喜欢随手拍摄下美好的人物,风景制作成美篇。阳光快乐的过好每一天。随手记录下所见所闻。现在更喜欢诵读,虽然读的不好,但会继续努力的!
文学顾问: 袁富民 解彭山
艺术总编: 火 焱
文字编辑:高山雄鹰 三秦月 侯菊梅 陈海燕
制 作:蒲宝库 晨 风 阿 利 李 群 陈 艳
本期编辑:陈 艳
投稿地址:请将音频、文本、图片、个人艺术简介等投稿内容发送到:
qzlangduzhe@163.com或编辑微信:15399499569。
长按二维码免费加关注
友 情 支 持
家购优品乾县店
家购优品 绿色环保 高品质 低价位
地址:乾县大市场中区二栋58号(世纪星幼儿园南侧街区)门牌家购网,韩淑霞13892023238。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泰国小吃美食联盟